首先,能在步入大学之前就想到以后的规划,我能想象,四年之后的你不会后悔你今天所思考的一切,早做计划的人,永远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机会,这是很好的,在这一点上你已经超越了同龄人。
我的大学是211,但是本专业会计并不是学校最好的专业。学校会计系也是分班,但是大三才分班,分为ACCA和CPA两个班,也就是说,我从大三才开始考ACCA。我们学校有免考前五门F1-F5的资格,因此我只需要考9门,截至目前,我还剩最后两门成绩8月初出来,如果顺利,算是毕业考完ACCA吧。
我当初选择考ACCA的理由很直接,学校会计系不算突出,找好工作势必有障碍。CPA本科生不能考,但我却很需要一个能让我有竞争力,一个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证书。当时,ACCA成为唯一的选择。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学校ACCA班有5门免考,不过我比无免考大二开始考的同学晚了一年,所以也各有利弊吧,如果大二开始考,可能更早考出。
我不知道其他同学的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怎么样的,至少我的学校,大一大二是根本没有时间让我准备ACCA考试的,因为大三才分ACCA和CPA的不同班级,意味着几乎所有大学课程知识都在大一大二学完。到了大三,课程相对轻松。但是说实话,我主要还是靠在培训机构读书,完成ACCA的学习。我不知道同学们的学校的师资如何(我是指你们学校专门教ACCA的老师)。如果只是学校老师兼职教ACCA的课(比如该老师本职是教中文的基础会计),那我觉得很难说你能靠着学校的课程考完ACCA。
中国人通过考试,很讲究应试,培训机构的专业性,可以帮助你更好更快通过考试。
我说以上这段话,是为了说明,一旦你选择ACCA,很可能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时间来准备考试,意味着你可能没有周末,一年考三到四次,一次准备3个月(对于ACCA的学习来说,自从变为一年四个考季,同学们如果每个考季都参加考试,通过的速度也会变更快),所以与其说是一个取得证书的课程,不如说是一个磨练自己的过程。
除了专业知识,ACCA教我得还有坚持。坚持意味着你在每年过完年就要开始准备三月份的考试,开学一边学校学习,一边培训机构周末上课。不过说像四年高三,也太夸张了。ACCA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份各有一次,每次最多考四门。本人的节奏是F6,F7 / F8,F9,P1 / P2,P3,这样考的。前五门基本上F1-F3可以一次考出(虽然免考,但是我也读了前面的课程)。每年最晚3月份开始准备6月考试,9月准备12月考试(根据要考的门数做适当调整)。基本只要好好准备,都是一次过的。而且不耽误实习,本人从大三下学期开始一直实习,并没有耽误过考试。
并且四大等在大三结束就有提前招聘,如果当时你的ACCA通过科目较多,绝对提高竞争力,要知道,其他人大三还在干嘛,而你大四开学前就找到毕业后的去处了。
ACCA和CPA不同,ACCA满分100但是及格只要50,并且重在你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最终结果,因此考试答题灵活。对中国学生来说,计算多的科目较容易,但是P阶段考案例分析较难,3.15小时的考试全场奋笔直书,整篇整篇的英文分析,很累却很有成就感。
发现写了这么多,完全变成记叙文。还是简略概括吧,不然变成吐槽了。。。
获得证明自己专业水平的证书,弥补学校的“缺陷”
ACCA给了很多学校并不优秀的学生,或者说本专业在就业并无很大优势的学生,比同龄人获得更多就业好岗位的机会,比如四大,本人亲历。
学完ACCA再学CPA,就知道我国会计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耐力和恒心可能因人而异,但是对于磨练意志,选择一条ACCA的路,一定很有效。还会遇到身边大家都在玩你一个人在复习的苦逼岁月,不过挺过来就好了。
QP应该可以翻译成专业资格报酬吧。就是很多公司,例如四大等,据说,当然不是每一家,对于考出ACCA全科就有每个月多一些钱,1000+,基本上一年能收回ACCA考试费的本,之后QP还会涨。所以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应届生毕业前要考出ACCA么,因为起点工资就高人一步啊~
暂时想到这么多,功利地总结一下:找好工作!赚钞票!买包包!
大学期间,很多人说应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如果你是复旦交大清华北大富二代红二代或者各种二代,以后出国或继承家族企业,那没错,请尊崇你的兴趣。如果你毕业于一般的院校,打算毕业后工作,又有一颗不服输的心,那么有ACCA证书一定能为你就业加分。要知道,和你竞争的要么学校好不考证,要么学校好不实习,(当然说法比较极端,好学校的轻拍,请往下看)。但如果你有专业水平证书雅思8分(而不是只有个英语六级会计上岗证),又在五百强企业实习过,你觉得你的竞争力还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