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我们经常在市面上看到长成这样的笔有很多种分类。

按照墨水从油性到水性大概有这么几种分类:碳素笔、圆珠笔、中油笔、中性笔、签字笔、钢笔。
其中,圆珠笔又可以细分成油性圆珠笔和水性圆珠笔;签字笔也分为油性签字笔和水性签字笔。
这其中,除了钢笔的出水方式有所不同外,其他的笔的出水方式都可以笼统的概括为“球珠摩擦出水”
也就是,利用笔尖上的小钢珠在纸上摩擦生力,带动小钢珠转动。墨管内的油墨在重力作用下粘在小钢珠上,这样不停转动的小钢珠就在纸上留下了痕迹。
中国笔市场一直是比较混乱的,中性笔更甚。中性笔在1984年由日本樱花公司首次推出,由于出现时间较短,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生产标准,中国国内也没有对此设置国家标准。
中国笔类市场规模在100亿人民币以上,每年出口在40-50亿之间,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圆珠笔和签字笔产量更是居世界第一。
正是由于市场庞大,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中国笔类市场乱象丛生。不少生产商在生产中性笔时极力降低成本,有时不惜用劣质颜料甚至是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前段时间托福阅卷时因为一份试卷上面的劣质中性笔油墨污染扫描机,导致扫描机直接报废,那次托福考试成为采用电脑阅卷以来第一次手批试卷。
我国虽然是产笔大国,但并不是产笔强国。我国在制笔中,笔尖和油墨一直高度依赖进口,直到现在我国每年对外进口中性笔油墨高达800吨,一吨中性笔油墨的价格大概在1.2万美元。笔尖更不用提了,直到现在中国都没办法造出来一个合格的圆珠笔笔珠。
中性笔的流畅性比较好,导致写出来的字迹普遍比较轻,力道太轻有时也是扫不出的。但是圆珠笔墨水粘度大,写起字来本来就比较吃力,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ACCA官方规定主观题答题时要用圆珠笔是出于多方考量的。管他什么考量,还是乖乖用黑色圆珠笔答题吧,毕竟用黑色圆珠笔写的试卷扫不出来ACCA会负责,但是用中性笔写的人家就不管。再送大家一个学习大礼包:
